888集团(中国)电子游戏有限公司

英文版
888集团概况
888集团电子游戏
产品与服务
绿色制造
企业文化
投资者关系
加入888集团
联系我们

安全生产

运行公告

信息公开

药品不良

反应收集

线上商城

企业邮箱

新 闻 中 心

N E W S   C E N T E R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视频展示
招标采购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媒体报道   |   MEDIA COVERAGE

【医悦汇循环频道】探索阿司匹林“中国剂量”的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日期:2017-10-15

注重临床用药实践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中国剂量与合理剂型
——介宁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7年10月14 日,介宁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以下简称《介宁研究》)新闻发布会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举行。《介宁研究》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老年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mg/日在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同时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胡大一教授,大会主席、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前主席范大立教授,山东88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贺同庆副总经理等共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介宁研究》是在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经济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牵头,全国共有18家医院参加的一项关于介宁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研究,旨在探索阿司匹林的“中国剂量”。
      胡大一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用药,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然而随着服用者年龄增高、服用时间延长及服用剂量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现有阿司匹林制剂剂型、规格仍然不够合理,不能很好满足中国人及高龄老年人需要。同时,国内临床医生对于规范应用阿司匹林存在很多顾虑和误区,特别是临床医生往往受制于指南和共识剂量,而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介宁研究》对于帮助更多的临床医生做好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管理工作,规范并积极推动阿司匹林的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具有探索性意义。
    《介宁研究》项目负责人刘梅林教授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说,《介宁研究》通过严谨的方案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采用前瞻性的中心区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实用性临床试验(PCT)设计,根据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临床应用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入选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稳定性冠心病老年人1194例,分为介宁50mg组、介宁100mg组、拜阿司匹灵100mg组。研究结果显示:介宁50mg/日、介宁100mg/日与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三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介宁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mg组3.87%、100mg组3.35%,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组 6.75%,有统计学差异。拜阿司匹灵100mg组较介宁阿司匹林50mg组成本更高,而介宁阿司匹林100mg组成本高于拜阿司匹灵10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后,项目实施团队的总监李和林先生汇报了项目的实施工作。回顾项目的实施进程,李和林总监表示:该项目总体实施较为顺利,对观察人群的设计完善,有利于数据的挖掘,后期还可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之后,媒体代表进行了提问。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前主席范大立教授在接受媒体提问时指出:当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剂量选择的误区,普遍采用每天100毫克的折中剂量,而固定100毫克的剂量是值得斟酌的。因为每人的血小板功能状态不尽相同,病情也各异,千篇一律的剂量,并不符合个体化用药的原则,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该充分平衡获益与风险。《介宁研究》结果表明的50mg介宁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为临床提供了更灵活的用药选择。
      作为研究资助方代表,贺同庆副总经理指出,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领域的临床价值举足轻重,介宁是更灵活的用药选择。888集团将继续为长期抗栓治疗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药物,并致力于促进抗栓治疗领域的学术推广与临床教育工作,从而推动中国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新书发布 缅怀范少光教授

      本次新闻发布会举办同期,召开了《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新书发布会。
      作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范少光教授对基础医学教育和我国生理学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刘梅林教授表示:《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一书的出版凝聚了范老先生的心血。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中,范老先生依然不忘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完成了本书的基础研究部分。为完成范老先生未竞的事业,刘梅林教授与国内领域专家共同完成了本书的临床部分,并大力推动了本书的出版。
      作为范少光教授的儿子,范大立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与众多学生一同回顾了范老先生的生平。“父亲这一生,在北京大学33年,一直专注教学与临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塑造了父亲无悔的人生。比家待得更多的地方,是讲台;比家人更亲的,是学生们。穿越三尺讲台,至死不渝。”范大立教授表示:本书的出版,是为了完成父亲退休后到去世前最大的心愿,希望父亲的心血能一直绵延,得以传承和延续。

XML 地图